| 网站首页 | 何处西塞山千古之谜 | 工业遗产网主页 | 汉冶萍网 | 地方文化网 | 
您现在的位置: 工业遗产网 >> 工业遗产研究 >> 正文     欢迎访问《国家工业遗产》《国家工业遗产论坛》专栏!工业遗产网网址为www.gjgyyclt.com 联系邮箱为gjgyyclt@163.com  [工业遗产网  2019年11月16日]        
红色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价值阐释与提升路径——以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为例
作者:梁施颖 杨爱杰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    更新时间:2023/10/11    
          ★★★ 【字体:

【摘要】红色工业遗产作为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物证,是当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坚定历史自信的生动教材。新时代推进红色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为例,梳理湖北在推进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过程中的经验模式及其当前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和活化利用的路径,包括重视红色资源、挖掘红色基因、打造红色阵地和营造红色氛围。

【关键词】红色工业遗产;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工业遗产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是现代工业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红色工业遗产的核心价值体现于党史价值,不仅作为重要历史物证见证了党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其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近年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广泛开展和红色旅游的蓬勃兴起,红色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包括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在内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更是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活化利用作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对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现存状况的研究发现,当前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普遍存在价值阐释有待深化、战略规划有待完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发展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推进相关工作,不断提升遗产活化利用水平。这既是新形势下用好红色资源、实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活化焕新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红色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时代价值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缩影和历史见证,承载着党和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光荣历史。它除了具备与其他类型工业遗产相似的一般特点外,自身还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功能。在弘扬红色文化视域下,加强红色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充实,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统筹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现实需要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用好红色资源是重要前提。红色工业遗产作为见证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某一时期发展历程的文明成果,其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其本身就属于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红色资源。这种红色资源既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也以非物质的形式加以传承。其中,为开展工业活动所构造的建筑群体、社会生活场所、生产设备、档案及文献资料等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遗产,是能够通过视觉呈现让人们直接感知的实体,具有最直接、最感性的特点;以非物质形态蕴含在红色工业遗产中的执着、奋进、开拓、创新的崇高精神,则是打动人心、极具教育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方面,在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依据红色工业遗产的基本属性和多重价值,采取分级分类措施加以保护和修复,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将遗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创新传统传播方式,打造文化IP,有利于推动红色资源的深度加工与挖掘;另一方面,立足自身优势,盘活当地各类资源,以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对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有利于实现就地取材,发挥好本土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对红色工业遗产进行活化利用,正是对这些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新时代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体现。

(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资源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2]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红色工业遗产作为党史视域下见证中国共产党重大事件发生的重要物证,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于危难之际绝处逢生、于挫折之后毅然奋起、于磨难面前百折不挠的顽强气魄,有着极其重要的党史价值。以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为例,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从战备出发集全国之力开展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安排,为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生产力的布局及中西部地区工业化都做出了极大贡献,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三线精神”。可以说,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见证了党在一个特殊时期的艰辛历程,而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作为这段历史的实物见证,更是承载着党和国家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如今讲好党的历史、增强党性修养、涵养政治定力的极具生动性、感染力的鲜活教材。新时代推进红色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把党的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充分发挥其存史育人的特殊功能,不仅有助于深化红色文化记忆,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党的历史,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而且有助于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引导全党全社会在历史学习中汲取精神营养、凝聚奋进伟力,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继续奋勇前进。

(三)丰富充实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特点。这表明单纯的物质占有已经很难让人们获得长久的满足,人们期待享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逐渐转向对文化和精神消费的高度关注。基于对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所开设的博物馆、景观公园、文化创意园等网红打卡地,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红色工业遗产是“有着媒介记忆功能的记忆场所”[3],承载着一个时代真实且相对完整的历史信息,深刻记录着一个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探索求知、休闲娱乐、涵养初心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对长期奋斗于此的众多工人及其家庭而言更是一份特殊情感的寄托。一方面,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形成的工业遗存,具有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设计风格和结构部署特色,对其进行活化利用,不仅能发挥其艺术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亦能发挥其经济价值,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另一方面,红色工业遗产具有丰富的党史资源,而且在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以较为直观的场景再现形式帮助人们更好了解历史,引导人们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并传承其所蕴含的历史事迹和崇高精神,进而满足人们的求知需要、信仰需要。此外,对具有特殊情感的工人及其家庭而言,推进红色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更是对过去奋斗历史和奋斗精神的一种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能够给予其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与满足感。总之,对红色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能够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进一步丰富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

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湖北以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卓越贡献。三线建设时期,湖北更是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大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三线建设整体布局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积淀,湖北三线建设孕育出了湖北优秀的精神文化,留下了一批特色鲜明、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

(一)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建设战略大后方的思想指导下,湖北紧跟党和国家三线建设战略部署,以新建、迁建和扩建的方式适时开展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按照国家的部署和安排,湖北的三线建设开始于1964年下半年,依次经历了摸索起步、短暂停滞、全面增长和平缓建设四个阶段,到1978年基本完成[4]。在此期间,湖北以建立三线战略后方基地为目标,统筹开展了钢铁、汽车、石油、电力和化肥5大会战,最终形成了全省5大产业基地[5]。1978年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军转民政策的出台,为有效解决三线建设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开始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大批三线企业逐步从山区向城市转移,三线建设由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产业类型上,由于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湖北成为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基本投资建设的重点区域,全省的国防科技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部门在这一时期迅速扩展。其中,中央在湖北大三线建设中以国防科技工业和基础工业为重点,湖北省还根据“省自为战”精神,进行了大规模的小三线建设,并在鄂西地区动工兴建了一批国家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以更好地适应该时期全省三线建设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区域分布上,根据加强国家战略后方建设的指导思想,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除少数分布在大中城市外,其余绝大部分安排在小城市和农村,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地区的襄阳、宜昌、十堰等地[6]119。一方面,该区域的总体地形与环境特征属多山且山高谷深,地形崎岖、植被丰茂,利于隐蔽,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另一方面,与河南、陕西、四川三省毗邻,便于连通东西南北的经济、文化、交通,符合“大后方”的战略构想。

在发展现状上,随着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战略的调整、军转民政策的出台,大批扎根山区的三线企业逐步向城市转移,遗产原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调迁城市建立新厂,原址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由于疏于管理,原址闲置荒废;第二,调迁城市建立新厂,原址仍承担一定生产任务,并保留部分管理人员对原址进行保护修复,原址属于半利用半闲置;第三,仍保留原址且未产生变动,在原址基础上正常生产并持续发展壮大,厂区规模不断扩大(表1)。

表1 湖北三线建设部分工业遗产原址现状

(二)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成效与经验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见证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作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较为丰富且集中的地区之一,湖北注重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也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1. 重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政策规划与引导

一是推动依法保护。湖北省政府在2016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依法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同年9月,湖北出台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黄石工业遗产的定义和范围、普查和认定、保护和利用、法律责任等内容。二是加强统筹谋划。湖北省2019年就拟定《湖北省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旨在对省内现存的包括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在内的全部工业遗产进行系统认定和合理保护开发。2021年,《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以湖北5133厂(即江山重工)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为代表的工业遗产遗址主题线路,推进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加强遗产认定。湖北作为工业遗产认定试点之一,2017-2021年,工信部颁布的5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中,湖北共有国家工业遗产10处,其中包括3处三线工业遗产,分别为湖北5133厂、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二三四八蒲纺总厂。

2. 注重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综合性保护开发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类型多样,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遗产而言,其保护和活化利用模式也会有所不同,“集文创园、主题博物馆、遗产旅游等多种保护方式于一身”[7]的综合保护开发模式则是如今地方政府和企业较为推崇的方式之一。如位于湖北宜昌市的“809微度假小镇”,前身是以生产防护器材为主的三线军工企业旧址,后经宜昌交旅集团的投资开发,以“艺术+旅游”的开发模式摇身成为了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风主题小镇[8]。不仅保留了大部分主体建筑,还对其进行了改造再利用,最大限度复原了当时的生活工作场景,并增设了体现三线特色的相关设施,在保护和展示建筑原始面貌的同时,成功使废弃工业建筑实现旧貌换新颜。位于襄阳市老河口市的湖北5133厂,同样注重对原址的综合性保护开发,致力于形成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科普、拓展培训、休闲娱乐等保护利用方式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展示和旅游教育空间,打造成为鄂西北乃至全国的一张“红色名片”。

3. 营造“共情”场所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当前,湖北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主要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博物馆、工业旅游等形式,旨在通过新旧元素的碰撞融合,打造怀旧旅游产品,为游客营造“共情”场所。譬如宜昌市首个以军工企业为背景改造的“715创意产业园”(前身为中船重工715研究所宜昌分部)、襄阳的“六零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为文字603厂)、襄阳的“卫东机械厂”等,如今晋升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怀旧复古网红打卡地。这些遗址的改造再利用模式,共同之处在于不仅对整个园区的建筑物、设施用品等进行了风格还原,还注重增添彰显特定时代特征的新元素,从场景上营造与时代相匹配的沉浸式氛围,仿佛将人带回了“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奋斗年代,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旧时光、产生共情,进而获得精神的满足。可以说,这种保护活化的做法在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的同时,既增加了经济收入,还有效发挥了文化滋养心灵的作用。

(三)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湖北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越发重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并在政策、制度、资金等方面提供了相应支持,部分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相继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从整体来看还远远不够,仍需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和持续给予支持。

1. 价值阐释有待进一步深化

深刻认识和把握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是实现其活化焕新的重要基础。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是三线建设奋斗历史最直接的见证者,也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由党史价值所体现,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红色文化资源。当前不少地方提高了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有些还利用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发展文化旅游,这些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地方干部群众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历史及其价值认知不足,保护意识较薄弱,片面重视其经济价值,对遗产中的红色文化符号有所忽视,未能较好抓住其厚重精神和丰富内涵,使得文化产品内容不够充实,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吸引力的持续提升。

2. 战略规划有待进一步提升

合理的战略规划是有序开展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特殊的个性,也有工业遗产的共性,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规划,理应将其置于工业遗产的整体中来进行考察和研究,并突出强调其特殊性。但在实际中,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战略未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一是规划不够具体,现有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未能形成对其的整体性把握,因而缺乏相应的保护开发专项规划;二是内容趋于同质化,主要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主题博物馆等方式进行开发,不利于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三是保护趋于形式化,部分遗产保护项目为得到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存在过度扩建的不合理开发,“加上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迅速”[9],某种程度上给遗产本体保护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3. 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依赖制度、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保证。在制度方面,尽管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实施已经使得相当一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和管理,但湖北在专门针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上的法律制度明显还不够,除了2017年颁布实施的《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其他大多只是以文件形式呈现,不具备权威法律效力[10]。在权责方面,管理权属多元,各管理部门职责相对模糊,管理责任较难协调,尚未能形成合力。在资金方面,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数量众多,而资金来源较为单一,虽然已将其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由于财力有限,保护经费总体量小,未能较好满足本地区数量众多的修缮保护费用的需求。在人才方面,国内专门研究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学者相对较多,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文化、强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还相对缺乏。

4. 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近年来,党史教育和红色旅游的广泛开展,为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价值回归创造了良好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需持续深入之处。其一,政企合作不够协调,一方面政企责任边界模糊,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企业难以正确定位;另一方面政企合作协调机制相对不足,沟通渠道有待拓展,融资模式有待创新,合作内容还有待深化。其二,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各地对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的发展仍处于自发、分散发展状态,保护开发方式相似,尚未形成自身特色,而且大多停留参观、讲解等传统方式,加上产品的可沟通性、可参与性不强,吸引力不足,未能让游客产生较深印象。其三,数字技术赋能不够充分,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创新平台,赋能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但由于核心技术较薄弱,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赋能的经验相对较少,因而在产品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质增效。

三、红色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提升路径

红色工业遗产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见证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红色资源,亟需通过用心用情用力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其活化焕新。湖北在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上所做出的积极探索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强调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大保护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红色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水平,这无疑将为今后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活化利用提供重要借鉴。

(一)重视红色资源:坚持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

充分认识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高度重视其中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树立正确的保护开发理念,是科学实现红色工业遗产活化焕新的思想前提。针对当前公众对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认知不够、保护意识不足,特别是对遗址的不可再生性缺乏认识,未能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各地政府应注重从思想上增强公众对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认识。一是明确红色工业遗产的概念界定,深化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阐释。通过持续开展红色工业遗产资源的调查与建档,系统梳理遗产创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深入挖掘遗产的价值特色,厘清红色工业遗产的范畴类别,同时将有关结果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方式公诸于众,加深公众对红色工业遗产及其重要价值的理解,从而提高公众对保护红色工业遗产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强化地方政府的履职意识。明确地方政府对工业遗产的管理职责,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实行问责,切实增强地方政府保护工业遗产的意识。三是遵循保护优先、以用促保的原则。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盲目的拆除改造本身也会带来高昂的成本支出,甚至还会对原有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对红色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时,应充分考虑遗产的特殊性质和实际情况,突出强调保护方式的灵活性,寓保护与利用之中,努力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挖掘红色基因:开展系统研究和加强科学规划

红色工业遗产是以党史价值为核心的重要红色资源,它能够以物质形式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让人们从中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如今对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实质上是对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从这一角度来看,挖掘和传承红色工业遗产中的红色文化基因,是实现工业遗产活化焕新的内在动力。如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重视地方文化传统,注重依靠文化从内部进行创新,将有形的建筑与其背后承载的无形的情感进行融汇,赋予工业废弃建筑新的功能,成功把其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11]。各地政府可借鉴鲁尔区的经验,在对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基因,走出一条厚植于地方特色、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道路。一是对遗产开展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党史资源。统筹遗产项目研究力量,积极对具备明显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各类建筑物、历史文物开展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文物史料研究,深入挖掘遗产项目的红色基因,探索其背后的思想内涵,总结提炼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二是完善战略规划,健全法律机制。一方面应基于对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地制定红色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应从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中增加有关工业遗产的专门条款,使遗产项目的保护利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基于党史价值、保存现状、开发难度、再利用意义等指标,综合评估现有的红色工业遗产并对其分类定级、分级保护,为具体的红色工业遗产项目确定相应的保护开发路径。

(三)打造红色阵地:充分整合地方的特色资源优势

聚焦红色工业遗产的红色文化符号,着力把红色工业遗产打造成高质量红色阵地,用史实说话,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是生动传播红色文化、提升遗产活化利用水平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红色工业遗产具有天然的IP属性,要将其打造成高质量红色阵地,还需有效整合地方各项资源,积极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首先在外部支持上,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拓展社会力量参与路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明确政企在遗产保护开发工作中的责任边界,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创新运用政企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以有效汇聚各类社会资源,营造各类主体共同打造红色阵地的良好氛围。其次在内容深度上,应用好党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度挖掘党在领导人民进行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所涌现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以此大力发展红色培训事业,通过红色故事场景化、红色事迹角色化等手段,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红色工业遗产打造成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者在产业融合上,应立足地域文化积淀,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既注重从广大人民的视角和思维方式铺陈红色文旅的设计版图,将红色工业遗产改造利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亦立足当地,深入挖掘本土人文历史资源,通过合理保护和科学整合当地文旅资源,创新“乡愁+红色文旅”的发展新模式,进而充实丰富文旅内容,不断提升工业旅游的吸引力和持久生命力。总之,要依托地方资源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红色阵地。

(四)营造红色氛围:注重数字化技术赋能深度体验

营造红色氛围,激活红色细胞,让红色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心灵,是发挥文化潜移默化育人功能的有力途径。数字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更新应用,亦为红色工业遗产的活化焕新提供了新机遇,让公众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感受红色文化魅力。营造工业遗产的红色氛围,要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传统传播方式,充分设计可参与、可体验的内容,为公众提供“共情”场所,进而不断提升公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一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红色工业遗产数据信息库,让公众能够即时共享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关于遗产项目的形成背景、发展动态、要素组成等基本知识。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红色工业遗产智慧博物馆,以馆内文物为创作素材,借助AI讲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把过去生活工作的场景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加以呈现,还可以结合线上直播平台营造互动式的线上浏览体验,让线上线下的公众共同享有沉浸式体验,更好帮助公众获得情感的共鸣,乃至精神的满足。三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播红色工业遗产的文化底蕴,积极运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数字化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微电影、推文等形式传播弘扬遗产中的工业精神和红色文化。此外,展览展示、角色扮演等传统方式在营造红色氛围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也应加以创新性发展。例如,把红色工业遗产打造成怀旧旅游场所,让建筑物形韵兼备地再现过去,能够吸引公众沉浸其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公众代入某一历史时期的某一角色,能够帮助公众获得感受旧时光的新体验。

结语

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作为三线建设时期我们党在湖北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重要遗存,不仅见证了湖北乃至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的发展变革,也孕育造就了湖北特色的优秀精神文化,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历史遗产。文中以湖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为例,探讨了湖北在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开发上形成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为加强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借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保护红色工业遗产,不只是对建筑物的保护,也是对一个时代、一个时期和一段历史的美好回忆的保护,更是对“红色”这一底色、这一本质的保护。红色工业遗产以物质的形式记载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生动直观地向世人展示那段如歌岁月,诉说着一代代奋斗者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是当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注重发挥工业遗产的载体功能,加强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深入挖掘其中的红色资源,以此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进一步为奋进新征程激发凝聚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 韩晗. 红色工业遗产论纲——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 2021, 28(11): 62-68.

[2] 习近平.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 求是, 2022(01): 4-15.

[3] 韩晗. 红色工业遗产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机制与路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61(02): 71-78.

[4] 万涛. 鄂西北地区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空间形态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1-157.

[5] 徐凯希. 湖北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03(10): 23-24.

[6]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湖北省志·工业[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

[7] 王波, 任文龙. 江苏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21(05): 232-240.

[8] 王祖龙, 张梦鸽. 文旅融合视域下三线工业遗产开发模式探析——以宜昌809工业遗址为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 1-5.

[9] 周坚. 贵州“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J]. 工业建筑, 2015, 45(04): 48-51.

[10] 徐拥军, 王玉珏, 王露露. 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问题和对策[J]. 学术论坛, 2016, 39(11): 149-155.

[11] 张俊, 徐旸. 非创新环境中的内部更新——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及启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4(02): 53-59.

The Value and Path of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Industrial Heritage——Taking Hubei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Heritage as an Example

LIANG Shiying, YANG Aijie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Abstract: As historical evid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the people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the red industrial heritage is a vivid teaching material for inheriting “red gene”, promoting red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confident in our history. Promoting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new era i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resources, to the normalization and enduring effect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and to the enrichment of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Taking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heritage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and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heritage in Hubei,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selection of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industrial heritage, including paying attention to red resources, unearthing “red gene”, building red positions and creating red atmosphere.

Keywords: red industrial heritage, Hubei third-lin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heritag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3)03-0022-08

收稿日期:2022-07-12

修返日期:2022-09-24

作者简介:梁施颖(1997-),女,汉族,广东江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工业遗产。

杨爱杰(196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创新、工业遗产。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1VSZ066。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工业遗产研究中心